![]() |
来源: 昌江融媒体中心 | 发文机关: 昌江县委宣传部 |
分享到:
|
9月4日,省长刘小明到昌江黎族自治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时指出,要全力保障核电站建设运行,加快推动核电关联产业项目落地达产,以此为主导不断壮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日前,今日海南杂志社记者深入昌江调研采访,看昌江如何探索“做强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之路。
鸟瞰昌江。符铭伟 摄
以下内容节选《今日海南》2023年第7期文章《一程山水一城新绿——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昌江实践》
远眺昌化江畔的芸红岭,山川披翠,清风过耳。
芸红岭是昌江人引以为傲的一座宝山,其丰富的石灰岩矿催生了多家企业的落地,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全省90%以上的水泥熟料产于昌江。
“能够有今天的绿色,真的特别不容易。”对矿区近年来的巨变,华润水泥(昌江)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雷丰收感慨良多。芸红岭矿区大岭区段是华润水泥开采的山坡型露天矿山,由于多年开采爆破,这里一度山体裸露、滚石堆积、满目疮痍。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昌江以建设绿色矿山为着力点,为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转型打下基础。华润水泥积极响应号召,近年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开展矿山采场美化、恢复治理。
在矿山上种树实属不易,一来选择的树种要适宜,二来要解决灌溉用水问题,这样存活率才有保证。芸红岭矿山南高岭紧邻昌化江,为保证治理复绿效果,雷丰收带领矿山治理团队在山体高处设置蓄水池,从昌化江引水,再利用高差,向东侧边坡面矿山采场、破碎车间进行自流式供水,实现了矿山绿化灌溉、采场喷淋降尘、破碎车间降尘用水全覆盖,治理效果明显。2021年7月,芸红岭矿山通过专家评审,入选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在全省起到了示范意义。
“未来我们将继续做好芸红岭矿山终了边坡恢复治理,加倍努力将矿山建设成生态和谐、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矿山。”雷丰收说。
绿色转型,不仅要在“治理”上下功夫,更要在“创新”上寻突破。华润水泥三号水泥窑南侧,一处占地面积近130亩的建筑垃圾消纳场,正是昌江做强新兴工业的一次创新探索。
消纳场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建筑垃圾经过分选、三级破碎、筛选等环节,直接“变身”为混凝土骨料、粉料、渣土、固废等再生资源;渣土和固废作为原料配料被送入水泥窑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混凝土骨料通过混凝土搅拌系统,生产再生混凝土,用于工程建设施工,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全利用。生产过程全密闭,达到零排放、零污染。
“在这里,建筑垃圾不再是让人头疼垃圾,而是能够创造价值的生产原料。建筑垃圾只要进场,我们当天就能够把它处置完,完全满足整个昌江区域建筑垃圾的处理要求。”雷丰收介绍,消纳场依托华润水泥厂,采用“水泥窑+建筑垃圾”协同处理模式,对建筑垃圾“回炉再造”,使其成为不同规格的建筑材料,不仅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也作出了突出贡献。2022年12月,消纳场投产运营,每年可处置建筑垃圾25万吨,混凝土30万立方米,年产值1亿元。
做强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这是昌江依据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探索出的一条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可行之路,更是破局良方。
“昌江是海南工业文明的摇篮,也是海南西部的工业重镇。在能源结构、工业生产方面要加大转型力度,发展以核电、生物质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积极推进‘低碳’企业试点、‘零碳’园区建设,推动大宗固废全面资源化利用,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昌江黎族自治县委书记陈儒茂表示,昌江将把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作为“主引擎”,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技及核电关联产业,培育新型建材、大宗固废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创建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力争“十四五”末产值突破300亿元。
昌江建筑垃圾消纳场中央控制室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建筑垃圾的处理过程
来源:今日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