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 昌江县统计局 | 发文机关: 昌江县统计局 |
分享到:
|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推动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建设稳步推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7.9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7.69亿元,同比下降0.4%;第三产业增加值26.80亿元,同比增长16.7%。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7.13亿元,同比增长5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55亿元,同比增长6.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95亿元,同比下降12.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77亿元,同比增长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74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0元,同比增长7.1%。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一)农业发展保持平稳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2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值24.95亿元,同比增长2.0%;林业产值0.63亿元,同比增长1.0%;畜牧业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3.0%;渔业产值8.92亿元,同比增长19.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97亿元,同比增长2.3%。
(二)工业生产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20.44亿元,同比下降8.7%,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0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4亿元,同比下降8.8%,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4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省28.7个百分点;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0.40亿元,同比下降2.2%。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15亿元,同比下降9.9%,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9.44亿元,同比下降14.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24.46亿元,同比下降11.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17.93亿元,同比下降9.5%。
(三)建筑业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县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7.4%,较一季度增速提高了85.3个百分点;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23.66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建筑业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36.3%。
(四)消费市场复苏回升
上半年,全县总接待游客137.06万人次,同比增长22.4%;实现旅游总收入7.61亿元,同比增长22.8%,其中,接待过夜游客60.98万人次,同比增长19.8%;接待过夜游客旅游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21.3%。上半年,全县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3亿元,同比增长4.1%,较一季度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8.3%,较一季度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
(五)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全县在建项目加快推进,省重点项目核电二期工程、小堆示范工程持续发力,有效拉动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47.1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53.0%,同比增长59.9%,增速位列全省市县第一。从投资主体看,社会投资项目完成43.55亿元,同比增长59.3%;政府投资项目完成3.58亿元,同比增长68.7%;分房地产与非房地产看,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完成4.10亿元,同比增长1.9%;非房地产项目完成43.03亿元,同比增长69.1%。
(六)房屋旺销拉动房地产业高速增长
在红棉才郡、恒基二期等房地产项目的带动下,全县房屋销售持续保持迅猛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全县房屋销售面积10.01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8.15万平方米,增长438.1%,增速高于全省409.5个百分点;房屋销售额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69亿元,增长433.2%,增速高于全省403.8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县房地产业增加值4.79亿元,同比增长61.6%。
(七)财政收支完成序时任务
上半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5亿元,同比下降12.5%,完成年度预算的58.6%,快于序时进度8.6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56亿元,同比下降4.1%;非税收入3.39亿元,同比下降19.9%。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9.77亿元,增长0.8%,完成年初预算的55.6%,快于序时进度5.6个百分点。
(八)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6月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存款余额137.52亿元,同比增长3.8%;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41.00亿元,同比增长15.2%。上半年,全县金融业增加值2.52亿元,同比增长5.5%。
(九)公路运输周转量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货运车引流成效明显,有力拉动我县货物运输市场的增长。上半年,全县公路运输周转量865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0.4%,其中,货物运输周转量8262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2.4%;旅客周转量3910万人公里,同比增长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26亿元,同比增长20.5%。
三、上半年各产业和行业对GDP的贡献率、拉动力情况
上半年,各产业、各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程度和拉动程度:
(一)分产业看:第一产业贡献率为20.6%,拉动GDP增长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2.5%,拉低GDP增速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81.9%,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
(二)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贡献率为-40.1%,拉低GDP增速2.8个百分点;建筑业贡献率38.0%,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贡献率14.5%,拉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房地产业贡献率37.4%,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贡献率3.6%,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贡献率2.4%,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金融业贡献率2.8%,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其他服务业贡献率20.8%,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四、存在问题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
上半年,除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外,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均未完成年度序时目标任务。
(二)工业支柱企业产能发挥严重不足
受市场需求、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全县主要工业企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是铁矿石价量双降。与1月份平均出厂价格相比,6月炼铁块矿价格下降11.1%、铁精粉价格下降4.7%;1-6月铁矿石成品矿产量157.62万吨,同比下降6.7%。二是水泥受市场需求减弱影响,产量大幅减少。上半年,全省建安投资同比下降4.3%,直接影响我县水泥熟料、水泥的生产,全县水泥熟料产量508.97万吨,同比下降14.5%;水泥产量253.66万吨,同比下降13.8%。三是核电机组检修,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年初核电一号机组检修工期31天,导致1-6月核力发电量比上年同期减少发电量5.71亿千瓦时,下降10.3%。
(三)砂石资源断供,冲击下游企业生产
4月10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规范和完善砂石开采管理的通知》(自然资发〔2023〕57号),要求砂石资源要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处置,海钢集团、海南矿业两家公司停止废弃矿石的出售,下游砂石加工企业已面临原材料断供。目前尚未出台过渡期处置措施以保障下游砂石加工企业生产原材料供应,除华盛、润丰、欣达、奥生4家公司保持相对稳定生产外,瑞图、锦隆矿山、王氏鸿业、瑞汉混凝土等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影响较大,另有19家规下工业企业已经停产。
(四)新开工项目推进较慢,项目投资后劲不足
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核电二期、核电小堆项目的拉动,投资额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66.4%。当前,全县投资项目推进依然存在需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一是新开工项目不足。截止6月底,全县新开工项目纳统仅为11个,比上年同期减少1个,完成投资额2.28亿元,仅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8%。二是部分重点项目推进缓慢。碳酸锂一期工程、昌化一级渔港、昌垦路安居房、美安路安居房等重点项目推动缓慢,尚未形成实质性开工建设,无法入库纳统。
五、下半年的工作建议
下半年,要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振信心、奋发作为,着力抓好三季度经济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昌江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抓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落实项目推进责任制。按照“四个一、两个限”(即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张作战图、一个工作专班、限定期限、时解决问题)的工作要求,全过程跟踪服务项目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难点问题。用好月度督查、亮牌提醒和典型通报等方式,确保项目投资建设顺利推进。二是落实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行政审批、建设资金、项目用地、用林、用海和征地拆迁等要素保障问题。按照“新建项目抓开工、续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的要求,分类推进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同时,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做好停工和缓建项目督办工作。三是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完成石碌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昌江汽车站搬迁工程,紧盯核电二期、核电小堆、安居型商品住房工程、惠城广场商业综合体、多馆合一建设工程、“六水共治”项目、环岛高速公路太坡互通立交桥改建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按年度投资计划时间节点安排完成投资建设任务。抓好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先导区二纵路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园区招商和产业项目落地夯实基础。
(二)振工业,推动工业经济回稳提升
一是做好重点工业企业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华盛、华润、海矿等29家规上工业企业跟踪服务,做好市场供需对接,抓好水泥去库存工作,确保水泥业、采矿业等重点行业实现稳产转正。尽快研究制定砂石资源集中处置机制,稳定砂石加工企业生产。二是积极推动新建工业项目投产运营。协助企业落实生产要素保障工作,抓好鲁电生物质发电项目投产运营,推动海螺华盛年产2亿条包装袋项目、鑫锦废旧轮胎资源化利用项目等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三是加快推进续建工业项目建设。抓好海矿地采工程、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技术改造项目、瑞图年产300万吨尾矿属综合利用项目、黎山酒业白酒生产基地项目等续建项目建设。同时,抓好碳酸锂一期工程等新开工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三)稳农业,保持农业稳产增效
一是实施产业兴农。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三年(2022—2024)行动方案》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行动指南(2022-2025年)》,大力发展西瓜、火龙果、圣女果、哈蜜瓜等特色热带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扩大深海养殖产业。积极推进海尾智慧渔业项目、海垦果蔬西部食品加工厂、昌江欧兰德毛豆南繁产业园、昌江广凌南繁科技示范园等产业项目建设。二是抓好品牌创建。积极参与“海南鲜品”和“两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打造昌江芒果、十月田圣女果、香水菠萝、海尾地瓜、南疆对虾、乌烈羊、叉河鸡等农业品牌,建设新希望六和生猪养殖、江越种猪繁育特色示范基地,推动农业向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加快促农增收。继续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着力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抓好海尾镇沙渔塘等美丽乡村建设,多渠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促消费,加快服务业恢复增长
一是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增长。认真落实省商务厅印发的《2023年海南省促进消费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提振消费需求,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抓好暑期消费券投放工作,鼓励引导酒店、超市、百货商场等市场主体开展优惠促销活动,发展夜市经济,促进餐饮、购物等消费增长。二是大力促进文旅消费。打好“暑假”“中秋”“国庆”等节假日牌,举办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促进旅游和消费活动。加大沙渔塘美丽渔村、王下乡“黎花三里”文旅小镇和霸王岭、棋子湾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推介力度,精心策划“向往的生活、向往的昌江”和“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等旅游活动,吸引游客到昌江旅游消费。同时,抓好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霸王岭大酒店项目、棋子湾半岛阳光旅游度假综合体项目。三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落实新能源汽车奖补措施,开展新能源汽车促销活动。鼓励家电企业推出惠民让利促销活动。用好海南农产品(昌江)网货中心平台,做强直播电商、农村和社区电商等新型消费。
(五)抓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
一是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加强招商引资统筹协调,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管招商职能,协同推进产业链招商和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借力省级平台开展招商活动。加强与省商务厅的沟通联系,精心谋划符合昌江发展定位的招商项目,积极借助省级平台开展精准专题招商活动,采取“以商招商”“上门招商”等方式,千方百计抓好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三是抓好园区项目招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等有利因素,积极开展工业和旅游园区产业项目招商。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围绕“强链、补链、延链”,瞄准高端材料、低碳制造、光伏组件、智慧储能、海洋科技及核电关联产业,招引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落户园区。棋子湾旅游度假区、霸王岭旅游区要依托山海特色旅游资源,坚持“招大引强”,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建设霸王岭、棋子湾旅游产业项目,打造“向往的昌江”旅游品牌。
(六)优环境,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活动
一是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金饭碗”的理念。围绕“最低市场准入、最简权力清单、最优审批服务、最有效监管”目标,开展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活动。加强社会环境整治,全力摘取“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以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助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昌江发展活力。二是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22-2025年)》,加快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环境、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包容友好的人文生态环境,强化市场主体生产经营的要素保障,打造昌江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抓好民生和涉企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土地超市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承诺制,用好“机器管招投标”“机器管规划”系统,着力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增强惠企政策兑现刚性和可持续性。
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指 标 |
计量 单位 |
2022年 上半年实际数 |
2023年上半年 |
备注 |
|
实际数 |
同比增减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万元 |
738818 |
779070 |
7.0 |
|
第一产业 |
万元 |
212556 |
234133 |
5.5 |
|
第二产业 |
万元 |
301022 |
276901 |
-0.4 |
|
其中:工业 |
万元 |
252519 |
204424 |
-8.7 |
|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
万元 |
247373 |
200415 |
-8.8 |
|
第三产业 |
万元 |
219498 |
268036 |
16.7 |
|
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 |
万元 |
658124 |
561472 |
-9.9 |
- |
三、建筑业增加值 |
万元 |
50156 |
73459 |
36.3 |
- |
四、固定资产投资 |
万元 |
294692 |
471315 |
59.9 |
|
其中:房地产投资 |
万元 |
40280 |
41041 |
1.9 |
- |
五、房屋销售面积 |
万平方米 |
1.86 |
10.01 |
438.1 |
|
六、房屋销售额 |
万元 |
15433 |
82289 |
433.2 |
|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万元 |
126742 |
135455 |
6.9 |
|
八、旅游接待过夜人数 |
万人次 |
50.89 |
60.98 |
19.8 |
|
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5374 |
16185 |
5.3 |
|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0596 |
21574 |
4.8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9374 |
10040 |
7.1 |
|
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万元 |
79376 |
69459 |
-12.5 |
|
十一、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万元 |
196156 |
197741 |
0.8 |
- |
十二、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 |
万元 |
1324519 |
1375202 |
3.8 |
- |
十三、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 |
万元 |
1224472 |
1409967 |
15.2 |
- |
十四、全社会用电量 |
万千万时 |
127426.72 |
124299.80 |
-2.45 |
- |
第一产业用电量 |
万千万时 |
3809.39 |
3959.55 |
3.94 |
- |
第二产业用电量 |
万千万时 |
105354.38 |
98303.97 |
-6.69 |
- |
其中:工业用电量 |
万千万时 |
104754.93 |
97688.59 |
-6.75 |
- |
第三产业用电量 |
万千万时 |
11065.06 |
13525.71 |
22.24 |
- |
2023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年目标情况对比表
指标名称 |
2023年目标(%) |
2023年上半年 实际增长(%)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9.5 |
7.0 |
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12.0 |
59.9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10.0 |
6.9 |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9.0 |
4.8 |
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9.5 |
7.1 |
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11亿元以上 |
6.95亿元 |
注: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度目标为绝对值。
2023年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与全省指标对比表
指标名称 |
计量 单位 |
全县 |
全省 |
||
绝对值 |
同比增减 (%) |
绝对值 |
同比增减 (%)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7.91 |
7.0 |
3458.79 |
8.6 |
第一产业 |
亿元 |
23.41 |
5.5 |
802.01 |
3.8 |
第二产业 |
亿元 |
27.70 |
-0.4 |
601.63 |
11.0 |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 |
亿元 |
20.04 |
-8.8 |
- |
19.9 |
第三产业 |
亿元 |
26.80 |
16.7 |
2055.15 |
9.6 |
二、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47.13 |
59.9 |
- |
2.4 |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3.55 |
6.9 |
1202.90 |
9.2 |
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1574 |
4.8 |
22016 |
6.6 |
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0040 |
7.1 |
11482 |
7.9 |
六、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
亿元 |
6.95 |
-12.5 |
486.8 |
10.8 |